2022年,招生官們似乎達成了共識:“當年你拿我當保底,現在我不錄你了”。這是最難的一年,拿到名校的offer更難。之前的保底項目今年都提高了要求。最近有個申請DIY的同學分享了自己被拒的感受,值得借鑒。
分享者背景本科: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專業:傳播學+經濟學GPA:3.9+GRE:325+實習:一個4A,一個百勝肯德基
分享者的應用方向是營銷傳播。
今年我申請了哥倫比亞大學、JHU大學、南加州大學、康乃爾大學、NYU大學和波士頓大學,每個學校都申請了兩到三個項目。最后收到了兩個offer,其他都被拒絕了,還有兩個項目至今杳無音信,不抱什么期望。
“展望未來”
在申請季之前,我真的很吃香,感覺自己背景不錯,沈的學校大概率能錄上。早些時候,我夢想著三月份在家里挑選一個報價。
“被現實重重敲打”
當我收到第一封拒絕信的時候,我可以安慰自己,這個學校和自己配得不夠。反正這個項目不是我最感興趣的。拒絕沒什么大不了的。
接下來的第二封和第三封信,寫著“我們無法錄取你……”一遍又一遍,真讓我焦慮。這是我意識到我是如此糟糕??吹脚笥讶?,看到其他社交媒體上別人發的藤校offer,看到逆天的背景,真的太辛苦了。
“與自己和解”
現在是四月,我的申請季終于結束了。從一開始的無法理解,到現在的與自己和解;起初我不想去JHU,但現在我感謝JHU給我一本書讀。我依然不后悔,感謝自己努力學習。我聽過的每一堂課,寫過的每一份作業,參加過的每一次考試都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申請季所付出的一切都成了沉沒成本。無論是繼續抑郁還是收拾心情繼續走下去,都無法挽回已經走了的東西,所以我選擇讓自己繼續好好生活。
評論1: 和22fall在一起,從申請季開始到發現結束,慢慢覺得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也許是那天為你選擇了JHU。
評論2: 我也是!我在12月收到JHU后并不滿意。后來,瘋狂的收據是新的,現在我已經平靜地去了JHU。
評論三:我朋友背景差不多,申請了幾所學校,最后一條路是BU...MKT,一個業務量,飛。
評論四:一樣,985 90+狂收狂棄信,港新0報價。一旦你懷疑了自己,你只能調整自己的心態。
評論5: 和MKT一樣。它確實太大了...申請前覺得成績還不錯,申請后發現真的很難。最終我應該選擇USC傳媒。雖然不是擇校時的首選,但還是很開心。感覺是上天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