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9-30 點擊: 次 來源:陽光畜牧網 作者:王丁棉 - 小 + 大
前言:進入21世紀之后全球奶業發展的增量約有50%來自中國,中國在2006年已成為全球第三個產奶大國。然而,在2008年發生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國奶業發展則受到了史無前例的重創,發展速度立即從衛星般急刷轉變為螞蟻爬行般呈緩慢徘徊發展態勢。亊件最為嚴重的惡果不僅是三鹿這家企業的倒下,而是它的后遺癥導致了消費者對國內牛奶乃至整個行業的不信任。在國內奶品銷售走入蕭條、疲軟之際,洋奶粉乘虛迅速搶占了國內高端奶粉市場,同時還牢牢地掌控定價權。國產奶粉處于被動、挨打的尷尬局面已經成為事實,國產奶粉為何會慘敗給洋奶粉?中國人為什么不喝中國人生產的牛奶?中國奶業為何會出現這種尷尬局面?這些疑惑一直令消費者悶悶不樂,即使是我們奶業人,心中這一糾結亦難于釋懷。雖然中國乳協、中國奶協的兩個會長在不久前曾高調宣稱“中國奶業、牛奶質量是歷史最好時期”,然而,依然無法撫平人們“談奶色變”的恐懼與不信任。消費者的疑惑和心結我們是多么想幫他們解開,我們也十分清楚消費者是多么渇望著我們奶業人能為他們提供一杯放心奶。然而,消費者與奶業人之間總好像是存在著一條“三八線” 一樣的隔痕,當中似乎好像是欠缺了一點溝通和理解。出現這種尷尬,是信息不對稱所然,是消費者太缺乏能客觀地了解到奶業行業信息的渠道與機會所致。此前業內曾提出過要重新振興中國奶業發展和使消費者的消費信心盡快地恢復起來這么一個祈求,要使這一愿景得到實現,除了拜托行業做好自律和政府部門做好監管工作之外,還有更為關鍵的一點,這就是要讓消費者更多地了解和認知中國奶業,要贏得他們對中國奶業的信任。奶業永遠需要消費者的支持,作為中國奶業人,我們應盡量滿足人們對中國奶業的了解而提供更多的相關資訊和方便,本作者撰寫此文目的也正在于此。近期,有一些企業跑到國外去辦牧場,一些企業國內大辦萬頭牧場,一些企業在忙于上市,也有一些企業對自己的發展無法定位,甚至是找不到北,企業沒有了方向感。在此等情形下奶業人須保持清醒頭腦,客觀地分析和判斷當前奶業的發展態勢,既不被一些“亂局”所迷惑,也不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重拾信心去迎接更艱巨的挑戰。我相信,有了消費者的支持和發揮好奶業人的智慧及付出他們的努力,我們的中國奶業一定會走上健康發展的大道。 |
上一篇:2012年中國肉牛養殖行業報告
下一篇:我國奶公犢牛育肥肉用的現狀與前景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