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期監測結果來看,H7N9病毒的污染面較大,全國累計已有多數省份在禽類和環境中監測到H7N9病原學陽性,并且在近期出現了變異毒株,H7N9的防控形勢嚴峻。 青島市的養殖規?;潭染尤珖傲?,目前動物防疫的難點在哪里?當前青島市做了哪些工作?普通市民如何預防?4月29日,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副主任黃保續。 預期今年春夏重大動物疫病區域性流行風險較低 “動物疫病的防控涉及三個環節,分別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 黃保續告訴記者,這三個環節都有難點。首先從傳染源的角度看,防控難點在于病毒容易變異。如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以變異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變異后現有疫苗可能失效。 從易感動物的角度看,防控難點在于我國養殖密度大、模式千差萬別。黃保續說,我國用全球7%的淡水、8%的耕地,養活了全球50%的豬、30%的雞、80%的水禽,養殖密度是全球的2.65倍。而與此同時,我國中小規模養殖模式仍占主體,防疫條件差,疫病防治難度大。 從傳播途徑的角度看,防控難點在于我國活動物流通頻次高、距離遠。今天這里一個養殖場的雞,明天可能運到2000公里以外。如果病了,就可能把疫病傳到2000公里以外。再加上各地廣泛存在活禽市場,疫病特別容易擴散。 “為此,我國針對重大動物疫病確立了通過強制免疫保護易感動物、實施檢疫監管切斷傳播途徑、撲殺發病動物消滅傳染源的綜合防控措施。對于H7N9病毒,我們通過多種措施使其在第五個流行季迅速下降。”黃保續說,一是建立了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在兩輪集中監測基礎上,撲殺了感染禽群,剔除了部分傳染源;二是疫情發生地區關閉了活禽市場,非疫情發生地區對活禽市場實施了“1110”(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過夜零存欄)制度,切斷了病毒滋生和循環鏈條;四是針對跨省調運動物,建立了基于實驗室檢測的檢疫出證制度,切斷傳播途徑。 黃保續表示,當前我國春季動物防疫(集中免疫)工作基本結束,動物跨省流通監管工作日趨規范,應急處置機制不斷完善,加上天氣轉暖,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生存,預期今年春夏重大動物疫病區域性流行風險較低。 青島排查飼養場戶近25萬個,沒有發現異常情況 除了任職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副主任,黃保續還是青島市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專家組組長。對青島市動物防疫工作,黃保續認為措施得力,工作到位,防疫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首先是疫情監測工作扎實,提升了早期預警能力。黃保續說,這次春防青島共排查飼養場戶近25萬個;按照代表性原則隨機采集樣品1.8萬余份,沒有發現異常情況。 其次是養殖模式加快轉變,提升了生物安全水平。“青島市養殖規?;潭染尤珖傲?,更重要的是對養禽場戶全部落實了封閉管理措施,家禽接觸外部病毒的風險大幅下降,有效保護了易感動物。” 三是活禽調運監管有力,降低了外疫傳入風險。青島市位于膠東半島無疫區內,區位優勢明顯。青島在與外市毗鄰交通要道均設立了道路檢查點,可有效阻截外來檢疫不合格的動物及其產品。據了解,近期全市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勸返了40余輛無動物檢疫證明和流感檢測不合格的活禽運輸車輛。 四是活禽市場管理規范,降低了病毒循環風險。青島的“1110”制度落實較好,因此沒有像南方省份那樣,集中出現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的情況。“4月17日以后,青島市有關部門又關閉了220個涉及活禽交易的市場,后續清洗、消毒、污水污物無害化處理等消毒滅源工作十分扎實,病毒生存環境得到有效控制。”黃保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