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一種病死率極高的人獸共患病,犬只免疫是控制人狂犬病流行的最有效手段。北京市于2014年10月頒布了《北京市動物防疫條例》,規定對全市犬只實施狂犬病強制免疫。由于該項工作涉及多部門、多環節,具有流程長、時空范圍廣、影響因素多、不良后果危害大等特點,因而存在較多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 北京市通過系統收集犬只強免工作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等資料,回顧分析犬只狂犬病免疫相關歷史數據與風險事件的基礎上,對犬只強免工作管理體系的違規行為、影響管理體系的相關制度及外部環境風險進行風險識別,綜合運用德爾菲法、風險矩陣法對風險識別得出的風險和風險控制點進行風險評估,針對風險和風險控制點的評估結果,提出相應的風險控制對策。一是加強對犬只強免工作的監督執法,確保犬只狂犬病強制免疫的免疫數量和質量;二是加強對犬只強免工作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免疫工作的效率,保證免疫實施的整體完成質量;三是強化宣傳,提高犬只狂犬病強制免疫意識,正確引導犬主積極主動配合犬只強免工作;四是建立長效的犬只強免工作保障體系,落實獎懲措施,促進工作質量的穩步提高;五是加強部門間密切配合,聯合防控,建立部門間溝通機制,穩步推進犬只強免工作的全面開展。 通過風險評估,得出北京市犬只強免工作的相關風險控制點。通過對相關風險控制點,特別是對高等級關鍵風險控制點的分析歸納,提出了加強監督執法、強化人員技術培訓等五項風險控制對策,比較有針對性地降低和控制“應免疫犬只未實施免疫”和“免疫效果監測結果不合格”等風險的發生,有助于提升犬只強免工作的風險管理水平,為科學合理地開展犬只強免工作提供參考。 通過對北京市犬只強免工作的風險管理,提高了相關責任部門在犬只強免工作上的風險意識,促使各類行政管理主體從綜合角度看待工作風險,對有效地管理風險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犬只強免工作受諸多因素影響,風險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動物防疫部門還需要根據犬只強免工作實際變化和風險控制的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對風險的動態變化隨時開展嚴密監測和更新,及時調整風險等級和風險控制策略。此外,還需要建立各利益相關方之間的風險溝通機制,從而提高風險防范階段的工作效率,并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做到各司其職、互相扶助。 風險管理的理念在20世紀80年代引入到國內,目前在國內許多領域和部門已經得到了長足發展,對政府公共服務質量與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當前我國在動物防疫工作上的風險管理研究,更多的是在動物疫病的發生和傳入上,如建立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發生風險評估模型,但在動物防疫部門行政管理工作上風險體系的研究相對較少??傮w來說,在動物防疫的風險管理研究和運用相對滯后,需要相關部門積極開展動物防疫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的風險管理建設,以保障動物防疫工作風險管理體系健康有序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