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18 點擊: 次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 小 + 大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畜禽糞也是如此。一邊是畜禽養殖中的糞污排放污染環境,一邊是耕地有機質不斷流失、農村缺乏清潔能源。這一多一少之間,正是畜禽養殖廢棄物利用的空間,也是畜牧業綠色發展的一把“鑰匙” 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立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大規模養殖場提前一年達到100%。目前,各地正探索糞污“重生”的路徑。 畜牧業的另一“產出”:最大的農業污染源 我國目前畜禽養殖每年產生糞污38億噸,而綜合利用率不足60%。畜禽養殖業排放的化學需氧量達到1268.26萬噸,占農業源排放總量的96% “每生產1公斤肉類,就會產生44公斤畜禽糞污”,中國農科院研究員李金祥的話令人震驚。硬幣都有兩面,畜牧業生產也一樣,其另一半“產出”,就是糞污。2016年,全國1億多個畜禽養殖場戶生產了8540萬噸肉類、3095萬噸禽蛋,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生產牛奶3602萬噸,居世界第三位?!靶竽翗I的快速發展,保證了不斷增長的畜產品需求,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養殖廢棄物?!崩罱鹣楸硎?,目前我國畜禽養殖每年產生糞污38億噸,而綜合利用率不足60%。 大規模的畜禽糞污,如處理不好,必然對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度珖谝淮挝廴驹雌詹楣珗蟆凤@示,畜禽養殖業排放的化學需氧量達到1268.26萬噸,占農業源排放總量的96%;總氮和總磷排放量為102.48萬噸和16.04萬噸,分別占農業源排放總量的38%和56%;全國有24個省份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占到本省農業源排放總量的90%以上??梢哉f,畜禽糞污已成為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 以洞庭湖區為例,作為南方重要的動物產品生產基地,該區域水環境敏感,畜禽糞污處理壓力大,一些地方養殖污水不僅排入地表水,還下滲到淺層地下水,導致湖區部分地區地下水氨氮超標。個別大型養殖場因糞污處理不當,污水和臭氣影響了周邊群眾生產生活。湖南岳陽縣畜牧水產局局長柳衛平說,全縣年出欄300頭以下的生豬養殖場戶有3564個,此前個別養殖場存在直排現象,有3萬畝精養魚池出現輕度養殖污染,有2.1萬畝湖泊、水庫水質富營養化。 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渠道不暢,不但形成環境壓力,也影響畜牧業生產發展。有關部門調研發現,由于養殖業沒稅收,富民不富縣,加之畜禽養殖糞污處理難,一些地方對發展畜牧業生產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認識不足,重“堵”輕“疏”,不合理設定養殖限量,簡單關停養殖場,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不鼓勵、不支持,許多沼氣工程閑置,不僅不利于畜禽養殖糞污問題的解決,也對當地畜產品穩定供應造成了一定影響。 “兩條腿”走路:讓糞污能源化資源化 基于我國畜禽養殖小規模、大群體與工廠化養殖并存的特點,堅持能源化利用和肥料化利用相結合,同步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解決畜禽養殖污染問題的根本途徑 在現代牧業位于山東省商河縣的奶牛養殖場,人們能從多方面感受到糞污的利用:牛舍內的糞污通過自動刮糞板進入沖洗主糞道,每立方米糞污產生沼氣15立方米,沼氣可供牧場生活區和擠奶廳取暖設備運轉,解決牧場一半的用電量;發酵后的沼渣經厭氧發酵無害化處理后,被運送到空地晾曬,質地蓬松、手感細軟,成為牛舍的墊料。 商河牧場場長李松年告訴記者,牧場占地2580畝,存欄2萬頭奶牛,已累計投入7000萬元的畜禽糞污處理系統,這占牧場整體基礎設施建設支出的三分之一。由于建有配套的青貯玉米種植區,牧場的糞便幾乎沒有對外輸出的余地,除了以上途徑外,絕大多數都作為有機肥還田。 除了肥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是另一個有效途徑。上海市崇明區在每個行政村選擇空曠的地方建設較大規模的沼氣工程點,每日回收該村所有養豬戶的糞污進行集中處理,再將產出的沼氣集中供應村內住戶,實現原料集中收集、糞污集中處理、產品集中供應“三集中”。當地測算,建1個片區沼氣工程可處理3000頭存欄生豬的糞污,供氣戶數達到450戶。 |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