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05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科技部 - 小 + 大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的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技進步”“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國家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編制的總體要求,科技部牽頭,會同農業部等15個相關部門和單位,組織編制完成《“十三五”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 一、編制背景與需求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我國農業面臨的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農業基礎競爭力不強,比較優勢逐步喪失,成為我國今后一個時期農業面臨的最大挑戰,迫切需要通過創新驅動,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注入新動力,增加新動能,實現轉型升級,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推動農產品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面對我國農業面臨的主要矛盾和重大挑戰,堅持發展導向和問題導向,統籌部署未來5年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二、定位與特點 《專項規劃》注重體現與《“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一致性和銜接關系,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農業農村科技工作中的具體落實,體現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規劃編制突出三個特點: 一是體現時代特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和實現農業現代化大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對新常態下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工作的新部署,認清農業科技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必須迎頭趕上的新挑戰,把握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需求,找準農業農村發展“結構升級、方式轉變、動力轉換”的新方向。 二是落實國家戰略。全面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圍繞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明確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對發展目標和任務部署進行了頂層設計。 三是統籌謀劃布局。突出事關農業核心競爭力的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重大國際科技合作等需求,統籌部署農業科技創新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系統安排基地和人才隊伍建設等重大任務。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 《專項規劃》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突出“一條主線、一個方向、六個著力、一條道路”,即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為主線,以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攻方向,著力健全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提高農業科技創新供給質量、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推動縣域創新驅動發展、擴大農業科技開放合作、強化科技扶貧精準脫貧,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專項規劃》的基本原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導向,聚焦國家農業科技目標,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擴大農業科技全球視野,提升農業全產業鏈價值。 《專項規劃》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以上,農業科技創新整體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實現四個“顯著提升”和一個“更加優化”,即:顯著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農業綜合效益和產業競爭力、創新基礎平臺和人才隊伍建設水平、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效能,更加優化農業農村創新創業生態。 |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