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02 點擊: 次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南博一 - 小 + 大
截至2月1日24時,中國已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約14411例,此外來自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共23個國家和地區已報告確診病例逾130例。 隨著冠狀病毒疫情的蔓延,一些早期研究正在更清晰地描繪出病原體的行為方式,及其能否得到控制的關鍵性決定因素。 《紐約時報》1月31日報道稱,雖然這種病毒現在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但對中國以外的大多數人來說,其風險仍然很低。報道進而羅列了關于新冠病毒的六大關鍵問題。 1、傳染性如何?中等傳染性 據《紐約時報》報道,科學家們估計,如果沒有有效的遏制措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可能感染1.5至3.5個人,具有中等傳染性,與SARS大致相當。若與其他病毒進行比較,則其傳染性不及空氣中傳播距離可達30.5米的麻疹、水痘和結核等病原體,但要大于艾滋?。℉IV)和肝炎,后兩者只能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體液傳播。 報道稱,像這樣的呼吸道病毒可以在空氣中傳播,當病人呼吸、說話、咳嗽或打噴嚏時,會產生細小的飛沫。通過有效的公共衛生措施,如隔離病人、跟蹤他們曾經接觸過的人,可以減少疾病的傳播。2003年,當全球的衛生部門對SARS感染者進行有條不紊地跟蹤和隔離后,每名感染者的平均感染人數降至0.4人,足以阻止疫情的擴散。 如今,世界各地的衛生部門正在付出巨大努力,試圖再次做到這一點。 2、致命性如何?死亡率或遠低于SARS 死亡率是決定疫情暴發的殺傷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紐約時報》稱,早期跡象表明,新型冠病毒的死亡率大大低于另外兩種冠狀病毒:致死率三分之一的MERS(中東呼吸綜合征),以及致死率約十分之一的SARS(非典型性肺炎)。這三種病毒似乎都會附著在肺細胞表面的蛋白質中,但MERS和SARS對肺組織更具破壞性。 截至1月31日,在已證實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中,死亡者不到四十分之一,且許多死亡病例都是原有疾病的老年人。 多倫多西奈山醫院(Mount Sinai Hospital)的傳染病專家艾里森·麥基爾(Allison McGeer)博士曾參與過抗擊SARS,他對《紐約時報》表示,新冠病毒的性質和機制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他還稱,死亡率低未必說明病原體的危險性也低。比如季節性流感的死亡率低于千分之一,但在美國,每年仍約有20萬人因流感住院治療,其中約有3.5萬人死亡。 3、潛伏期多長?約為2到14天 美國疾控中心的官員估計,新冠病毒的潛伏期為2至14天。目前尚不清楚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在癥狀發作之前傳播病毒,也不清楚癥狀嚴重的患者是否更易傳播病毒。 “這令我擔心,因為這意味著感染者有可能會躲過檢測?!狈兜卤葼柼卮髮W(Vanderbilt University)傳染病專家馬克·丹尼森(Mark Denison)博士對《紐約時報》表示。 《紐約時報》稱,感染后到出現癥狀所需的時間對于防控至關重要。這段時間被稱為潛伏期,可以讓衛生官員隔離或觀察可能接觸了該病毒的人。但是,如果潛伏期過長或過短,這些措施可能難以實施。 若潛伏期只有兩三天,比如流感,感染者可能會在發病之前就將病毒散播出去,這時醫護人員幾乎不可能鑒定和隔離感染者。 SARS病毒的潛伏期約為5天,且病人在癥狀開始四五天后才可能把病毒傳播出去。麥基爾博士據此對《紐約時報》表示,這給了防疫人員時間來阻止病毒,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
上一篇: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的五點啟示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