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3 點擊: 次 來源:陽光畜牧網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類似于人天花的一種罕見病毒性傳染病,也是一種人畜共患病。主要見于非洲中西部熱帶雨林地區。1958年首次在丹麥哥本哈根實驗室的綠猴中發現,后來發現許多非洲嚙齒類動物,如鼠和兔子均能感染猴痘病毒。1070年剛果首次報告人類感染猴痘病例。2003年5月,首批人猴痘患者在西半球美國出現并迅速蔓延,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密切關注。 1、流行病學 猴痘原分布在非洲國家熱帶雨林地區。扎伊爾、利比里亞、喀麥隆、象牙海岸、塞拉里昂、剛果等國曾報告有疫情發生。全年均可發病,以7~8月為高峰。在這些疫區存在著猴痘病毒宿主。自1970年出現人猴痘病例報告以來,發生了多次流行,特別是1996年2月至1997年10月在剛果發生了有史以來的最大的一次疫情爆發,確診病例511人。我國目前尚無確切的流行病學數據。 主要為動物-人的傳播,人們被感染動物咬傷或直接接觸到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感染此病。人-人傳播發病者占全部病例的比例在各次暴發流行中報道不一,但其傳染性低于天花,目前記載最長的人-人傳播僅有5代??赏ㄟ^呼吸道飛沫近距離傳播或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體液、分泌物、傷口或病毒污染物而傳播。 好發人群:與嚙齒類動物密切接觸者,如動物飼養員、野外工作者、寵物愛好者等。 2、臨床癥狀 人被猴痘病毒感染后潛伏期大約2~3周,平均12天,隨后會出現高熱、頭痛、背痛、全身不適、咳嗽、淋巴結腫大,偶爾發生腹痛。病程中還可并發細菌感染、敗血癥、肺部感染、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并發癥。 典型癥狀:人猴痘的臨床表現類似天花,但一般癥狀較輕。病程可分為侵襲期和皮膚發疹期。 侵襲期:特征為發熱、劇烈頭痛、淋巴結痛、淋巴結腫脹、背痛、肌痛和極度虛弱等。 皮膚發疹期:全身都可發疹,95%病例皮疹發生在面部,75%病例發疹在雙手手掌與雙腳腳底,身體部位幾乎同時發疹。持續10天左右,皮疹從斑丘疹發展到水皰、膿皰,最后形成痂殼。持續3周時間,痂殼脫落消失。 其他癥狀:全身病變損傷部位從幾個到幾千處不同,70%的病例損傷口腔黏膜,30%損傷面頰,20%損傷眼臉和角膜。有些患者在皮疹出現前可發生嚴重淋巴結病,出現淋巴結病變有助于猴痘鑒別診斷。因為天花和水痘都不會出現淋巴結病變,猴痘癥狀通??沙掷m14~21天。 并發癥:猴痘病程中可并發細菌感染,嚴重者可發展成敗血癥。重型病人可發生肺部感染、呼吸窘迫綜合征。 細菌感染:細菌感染是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和其他代謝產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敗血癥:指各種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環,并在血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肺部感染:指包括終末氣道、肺泡腔及肺間質在內的肺實質炎癥,包括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等。 呼吸窘迫綜合征:指嚴重感染、創傷、休克等肺內外襲擊后出現的以肺泡毛細血管損傷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 3、診斷 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特征,實驗室檢查結果作出疑似病例診斷及確診病例判斷。 流行病學資料:與感染病毒的動物(已發病和未發病者)有過接觸。與有或無癥狀的患者有過接觸。在疫區與疑似患者或易感動物有過接觸。 臨床表現:特征性皮疹發展過程及皮疹形態同一性;發熱及流感樣癥狀;淋巴結腫大。 實驗室檢查:病毒培養陽性。 PCR技術檢測病毒核酸結果陽性。電鏡下觀察到正痘病毒,除外其它種病毒。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檢測到正痘病毒并除外其它種病毒。 |
上一篇:犬源性利什曼原蟲病的綜合防治
下一篇:我國發現新人畜共患病毒“瑯琊”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