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4 點擊: 次 來源:陽光畜牧網 作者:佚名 - 小 + 大
1、消毒方法 機械性消除:用機械的方法如清掃、洗刷、通風等消除病原體,是最普通、常用的方法,可以清除90%以上的病原。 物理消毒法:包括陽光、紫外線和干燥、高溫等,均有較強的殺菌能力。 化學消毒法:消毒劑種類很多,是獸醫防疫實踐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 生物熱消毒:生物熱消毒法主要用于污染的糞便、垃圾等的無害化處理。 2、化學性消毒劑 ASFV對醚和氯仿敏感。ASFV經氫氧化鈉(30分鐘)、次氯酸鹽(30分鐘)、福爾馬林(30分鐘)、鄰苯基苯酚(30分鐘)或碘化物作用后即可失活。有效的消毒劑包括洗滌劑、次氯酸鈉、戊二醛、過硫酸氫鉀、二氯異氰脲酸鈉、次氯酸鈉和檸檬酸等。 3、污染源消除技術 (1)車輛消毒 運豬和豬糞便運輸車輛:市場洗車點清洗(一級洗車點)→到達定點的洗消中心(二級洗消點)→檢查合格→車外車內的清洗(消毒設備1)→檢查合格→車外車內消毒、烘干(消毒設備1)→采樣→移到安全位置定點停放(不是豬場附近,保證停車環境周圍無固定或移動的風險)→檢測→合格后開車到場(上車前司機穿著防護衣鞋)→靠場定點消毒點(三級洗消點)的消毒、烘干(消毒設備2)→完成業務→離開(車輛一旦靠場,司機全程不下車)。 其他??控i場的車輛:車輛??繄龆c消毒點→定點??俊?、烘干(設備2)→完成業務→離開(除專用的中轉人員和物資車外,其他車輛從靠場后開始,全程不允許下車,若必須下車,則需穿好防護衣鞋,若必須反復上下車的,則每一次下車時都需再次對鞋底進行消毒處理,注意細節)。 (2)豬場場區環境消毒 生活區:隔離區、服務區、生活區辦公室、食堂、宿舍、公共娛樂場及其周圍環境每天消毒一次。 生產區:每天對生產區道路進行至少一次大消毒,生產區各棟舍之間的空地要定期清理、除草,保持干凈整潔。 裝豬臺:距離出豬臺500米以上下游、下風向平坦處設置外來車輛的清洗消毒間。地面鋪水泥,形成1-2度的傾斜度,注意沖洗消毒后水流動的方向,不能污染豬場生產與生活區。外來車輛先在此處全面沖洗消毒后才能靠近出豬臺。裝卸臺外部應該是單向通行,出去的豬絕不能再回到場區。 趕豬道:每次場內轉豬后,應對趕豬道進行徹底的清掃和消毒。同時,每周對場內所有趕豬道進行一次徹底消毒。 解剖臺:解剖只能在解剖臺上進行,嚴禁在生產線內解剖豬只(特殊需要除外)。解剖豬只后,相關人員不能直接返回生產區,如果有需要,要求重新進入洗澡間淋浴消毒、更衣、換鞋。每次剖檢后應對解剖臺及相關用具、環境進行徹底消毒。 (3)物資消毒 員工食材:在場外進行清洗消毒分裝后進入場內,最好由場外直接配送熟食。 獸藥等小型物資:放于熏蒸間熏蒸消毒或霧化消毒,持續作用30分鐘,經檢測合格后入場。 飼料等大件物資:臭氧消毒,持續30分鐘,經檢測合格后入場。 (4)人員消毒 進場步驟:過自動噴霧消毒通道、洗手消毒(消毒機)、修剪指甲、登記、手機消毒處理、物品進熏蒸間消毒、淋浴更衣換鞋,方可進入生活區隔離。 |
上一篇:母豬產房的洗消與環境檢查
下一篇:沒有了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