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0 點擊: 次 來源:華農生物 作者:李小慶 - 小 + 大
心包積液綜合征的剖檢病變主要為心包腔內有黃色清亮水樣或膠凍樣液體,心肌柔軟,有壞死點;肝臟腫大、質脆易碎、有壞死灶;脾臟腫大;肺水腫、充血等。該病潛伏期較短,一般少于2天,3-5周齡雞突然死亡,死亡率可達80%,持續1周左右,以后死亡數量開始減少,病程9-15天。 禽腺病毒的綜合防控措施: (1)加強通風、保溫等飼養管理,保證雞舍內小氣候舒適,降低雞群密度,減少雞群應激。 (2)添加微量元素、Vb、Vc、魚肝油等,禁喂霉變飼料,提高雞群免疫力和抗病力。 (3)重視生物安全工作,不同日齡雞分開飼養,管控好人流、車流(拉糞車等)、物流,采取自繁自養和全進全出的養殖模式。 (4)降低人工授精引發的垂直傳播幾率。 (5)做好雞舍衛生消毒工作(醛類、碘制劑),及早清糞,降低環境中病毒載量。 (6)引種時要加強檢測,隔離觀察,淘汰陽性雞。 (7)防范活疫苗中外源病毒(如腺病毒)的污染。 (8)做好IBDV、CIAV等疾病的免疫預防工作,可減少感染發病。 (9)制訂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據流調結果,選用匹配當地的疫苗毒株血清型,生產工藝上選擇細胞懸浮培養全病毒苗或組織苗。 (10)治療方案:雞群確診感染后,使用對型禽腺病毒高免卵黃抗體/血清緊急注射,一般每斤體重不低于1mL,投服黃芪多糖等抗病毒藥品。并在注射卵黃抗體后5-7天,及時注射腺病毒的滅活油苗。如果繼發細菌感染,可配合敏感抗生素治療。 3、戊型肝炎性肝病 戊型肝炎又叫肝炎-脾臟腫大綜合征,在我國已經存在了很多年,據說戊肝病毒最早是引種進入國內的。研究表明,戊肝病毒可能屬于條件致病性病原,健康動物存在帶毒不發病的情況,很多發病都屬于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等。致病性禽戊肝病毒(HEV)能引起蛋(種)雞、肉(種)雞、黃雞發生肝炎、肝脾腫大、肝臟淀粉樣變、降蛋、高死淘率,病毒除了在肝臟、脾臟復制外,也在腸道存在。戊型肝炎病毒分為基因Ⅰ、Ⅱ、Ⅲ、Ⅳ、Ⅴ型,某些型屬于人獸共患病。HEV以水平傳播(糞-口途徑)為主,感染雞的糞便是病毒的傳染源;母雞感染HEV可發生垂直傳播。 感染雞群產小蛋、蛋殼薄、顏色淡,但雞蛋的內在質量、受精率和孵化率未受影響,病雞精神不佳,雞冠和肉髯蒼白萎縮,消瘦。剖檢可見肝臟腫大、變脆,有色斑和紅色、黃色或黃褐色病灶,被膜下有血腫或血凝塊,腹部有紅色液體,脾臟腫大,或有白色病灶,卵巢萎縮退化。 禽戊型肝炎的防控措施: (1)加強引種監測,從凈化好的種雞場引種,防止垂直傳播。 (2)加強飼養管理,通風、保溫、濕度控制等。 (3)制訂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減負,選擇優質疫苗(內毒素、雜蛋白低),特別是細菌滅活苗(如鼻炎)更要慎重,可選鼻炎水苗。 (4)避免一切應激因素,如免疫、轉群、加光、加料等,做好處置。 (5)嚴格執行生物安全措施,盡量減少病毒傳播機會,加強消毒,特別是帶雞消毒,碘制劑和戊二醛制劑交替使用較好。 (6)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ㄈ缑咕舅兀?,能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7)選用保肝護腎、增強免疫力的保健藥物,多維多礦、微生態制劑、中獸藥、膽汁酸等具有一定的效果。 (8)避免藥物濫用,尤其損害肝腎的藥物,如磺胺藥等。 |
上一篇:鴨大腸桿菌病的流行特點與防治
下一篇:蛋雞弧菌性肝炎的防治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